×
数学教育学报

数学天才陈景润的育儿经:儿子高中读文科,大

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曾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当代著名数学家、学者。1966年陈景润发表了著名论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该论文的发表成为了的“哥德巴赫猜想”(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73年,他在该论文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1 2”的推演证明并进一步改进了之前进行的研究结果。陈景润的这次数学研究震惊了国际数学界,被众多数学专家认为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也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1996年3月19 日,陈景润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

他用尽一生都在为他的数学研究而奋斗,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为医疗事业做贡献。铮铮铁骨不畏艰难险阻,滔滔热忱灌注理想之花,他,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
被称为“数学怪才”的陈景润在没解决终身大事之前常常让领导们担忧,他一心都扎在了数学问题的研究上,根本对感情之事不在乎。领导和家里人多次为他组织安排相亲、包括一些女青年的爱慕追求,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1977年,45岁的陈景润由于身体的原因前往309医院治疗休养,在这里,他邂逅了他未来的伴侣——由昆。由昆,当时是309医院的实习军医,27岁的她正是年轻貌美,事业正是蒸蒸日上的阶段。听说医院来了一位大人物,由昆和身边的医生护士们都想去看看。
一次偶然值班查房的机会,陈景润和由昆就这样碰面了。等由昆结束查房工作后,陈景润就派人四处打听由昆的信息,之后,由昆每次来查房,他都要拘谨的多问由昆几句不相关的问题。时间长了,由昆慢慢就知道了陈景润的心意,可是年龄的差距让她不禁犹豫了:18岁的年龄差,社会地位也相差悬殊,他们在一起了难免会惹出一些子虚乌有的争议。
在出院的前几天,陈景润向她表明了心意,即使由昆说出了她们不合适的种种理由,也都被陈景润一一化解了。陈景润最后对由昆说:“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我就一辈子不结婚。”一向严谨呆板的陈景润向由昆说出重要的承诺,由昆也开始慢慢去尝试接受他,随着后期两人的不断了解,两年后,他们顺利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我看来,他们是最合适的一对。由昆热情活泼,陈景润含蓄真诚,互补的两个人携手走过了十六个春秋,哪怕在陈景润去世后的岁月里,由昆也十分努力的将儿子培养成材。
陈景润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杰出数学家,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声望,可是,很少人能够注意到,他也是一位非常称职的父亲。陈景润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十分前卫,他十分提倡民主式的教育。身为三四十年代出生的陈景润,并没有遗留下当时那个时代封建大家长的保守观念,他身体力行,充分尊重家人和孩子的意见。
陈景润为他的孩子取名为“陈由伟”,各取了父母的姓氏,再以“伟”字作结。这不仅表现了陈景润对其夫人由昆的爱意,也蕴含了陈景润对于儿子的殷切希望,希望他能为国为家做出伟大的贡献。

陈由伟和很多小孩子一样,天性活泼好动、爱调皮捣乱。小时候的他常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不是在家里的墙上乱涂乱画,要不就常常到外边爬树摘果子。每当陈由伟淘气的时候,军人出身的由昆都想狠狠教育一下她儿子,让他收敛些,可每次都被陈景润给拦了下来。
陈景润总是笑呵呵地对妻子说:“男孩子爱想爱动是好事情,这样脑子才灵活。”陈由伟看到父亲对自己如此纵容,更是变得大胆了,他开始动手拆玩具,拆一些小仪器,想看看它们为什么长这个样子?有一次,陈由伟看到父亲书桌上放的计算器,心想:父亲天天拿着这个东西按数字,有什么好的,他便动了“歪心思”。
于是,陈由伟趁着爸妈不在家,便迅速的把书桌上的计算器拿走了并且把计算器给拆的七零八落。等他们回家,看到儿子屋子里散落一地的数字键格和螺丝钉,由昆便忍不住将儿子数落的一顿。

上一篇:“高考灭霸”葛军:为高考数学“背锅”数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