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灭霸”葛军:为高考数学“背锅”数年,
从古至今,但凡有才学有抱负的学者梦想不外乎是\"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有一些人放弃亲身实践的机会,薪火相传,将知识的种子传播给更多的人和更广袤的土地,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数学落榜
众所周知,中国不但是个人口大国,还是个教育大国,早在建国初期,扫盲班就深入农村,让识字成为了人民的基本修养。不久,义务教育也被写进了法律,成为了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免费强制性要求。
多年以来,\"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点深入人心,孩子们数十年夜晚不灭的灯光是照亮此后岁月的希望和灯塔,这和西方国家所提倡的所谓\"素质教育\"大相径庭,从近些年流行的青春剧中也可以看出二者差别。
西方的少男少女大多穿梭于学校社团,郊游野炊谈恋爱,推动剧情的矛盾是多角的恋爱、热热闹闹的歌舞表演和常常备受考验的友情,在青春期中,他们思考着如何\"发现自我\"。
而我国的青春剧中,少年们往往穿着宽大的运动校服,在教室的和煦阳光下勾勾写写,书桌上堆的练习册可以挡住整张脸,放学铃声永远和雪花似的试卷相伴而行,夜晚的灯影下,墨水干了又湿,笔记本将青春期的一点隐晦爱意藏进抽屉深处。
在九零后中,羡慕西方教育方式的观点还甚嚣尘上,近些年来,也许是当初的孩子长大了,大家终于发现我国寒窗苦读式教育带来的好处,近几年常常出现中西方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对比视频或文章,人们惊人地发现,中国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远超西方小孩一大截,尤其是在数学这一学科,就连外国的成年人也要惊叹中国小孩心算和口算的能力。现如今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几乎人人被贴上\"优等生\"的标签。
然而,即便是这样努力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来说,数学也依然是一个令人头秃的科目。对于不少心理承受能力不高的孩子来说,在数学试卷中遇到一个不会题目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可能会让脑子中的所有知识被当场清空。更有甚者,直接晕倒当场,十年寒窗毁于一旦。
高考结束后的考点大门口,常常可以看到有孩子走出考场后,在六七月的天光里抱着父母嚎啕大哭。而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位\"罪魁祸首\"——葛军。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传着\"只要高考江苏卷出现了地狱级别的数学题,那就一定是葛军出的\",于是乎,每一年高考数学结束后,社交网站都会掀起一股痛骂葛军的热潮。
直到去年,再次被骂的葛军老师终于忍不住发声,弱弱地为自己辩护,大家才恍然发现,原来骂了这么多年的人,其实才参加了04、07、08、10四年的出题,是个名副其实的\"背锅侠\"。
当然,这样的乌龙也可以理解,毕竟高考试卷命题老师多如鸿毛,学生们不可能记住全部老师的名字,作为其中最富盛名的数学老师,葛军只好以业界标杆的形象代人受过多年。
那么,可能大家会好奇,葛军是何人也?为什么可以出名到举国皆知的程度?
生于清贫,走向清贫
葛军,1964年生人,出生于江苏省这一名副其实的高考大省,就读于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从此和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就是这样的经历,让葛军开始期望成才后对中学生的教育做点什么。
之所以说江苏是高考大省,自然是因为自古以来,江苏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地域,我国很多古今文明的教育家都出身于江苏。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影响下,具有数学天赋的葛军顺理成章地考研、读博,最终留在了南京师范大学任教。
如果他一直留在大学,接下来的故事无非是一位教授德高望重的一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作为大学老师的葛军曾于1990年带领中国的数学团队夺得了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科目的冠军。
可是命运在某一刻出现了转折,在大学老师这一职业道路上做得有声有色的葛军,出于情怀和年少的梦想,于2004年从大学离开,成为了一个民办中学——南师附中的校长。从教导人类学术先锋降级为教育孩子们基础知识,葛军并没有轻视这一职业,反而在其中用了十二分的心力。
上一篇:温大学子庄子游勇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