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育学报

他高考数学15分,清华校长看到试卷后,兴奋地说

说起数学,对于当年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一定是“满眼辛酸泪”。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数学都是梦魇一样的存在。2003年的“数学帝”葛军为江苏省高考数学命题,一战成名,更是被考生奉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每年的考生都与数学相爱相杀,每个家长都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偏科而花重金报各种补习班。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一个对数学严重偏科的人,但是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他是时代的幸运儿,但他也是我国的文学巨匠——钱钟书。


说起钱钟书,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小说《围城》的作者。因为《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由此可以看出钱钟书的性格里边有孤傲狂妄的成分,这还要从他小时候就产生的自信说起。

钱钟书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伯父给取名仰先,字哲良,以为“仰望先哲”。现在的名字“钟书”是在后来抓周的时候抓到了一本书,作为一个教育世家自然是特别开心,所以正式给他取名为“钟书”。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钱钟书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为大伯没有儿子,那个时代还保留着过继的习俗,所以钱钟书出生后就过继了大伯。上过小学、私塾后来伯父又亲自教导他。在这期间经常去伯母娘家因为养成了很多坏习惯。1920年伯父去世后,又由自己的父亲抚养,在父亲的影响下渐渐改掉了这些坏毛病。


因为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养成了狂傲自大,甚至有点自负的性格。尤其在近10个堂兄弟中他是最大的,所以说话总是口无遮拦,闯了不少祸,也得罪了不少人,所以父亲给他改名为默存,希望他缄默无言、存念于心。

父亲钱基博对钱钟书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钱钟书14岁那年他考上了桃坞中学,父亲也到了清华任教,他后来的成绩也得益于父亲对于他的教导。18岁考入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经常替父亲代笔写信,后来又代做文章。到了20岁时,又代父亲给钱穆的《国学概论》写序,父亲一字未改,但也无人发现是年轻的钱钟书代笔,足以见当时他的文学修养之高。


1929年,那一年的高考时,钱钟书面对着数学考卷上的数字和图形,他表现的一脸懵,以一个数学小白的水平来预测,分数会很惨。果然成绩出来后,他只考了15分。对于偏科如此严重,将全部心思都用到了文科上的钱钟书,可能要止步清华了。

当时清华的入学考试规定要所有科目及格才有资格入学,但可能上天眷顾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亦或许钱钟书注定和清华有着不解的缘分。阅卷老师看到他的试卷后,显得犹豫不定,所以就报告给了时任清华校长的罗家伦。


罗家伦看到钱钟书的试卷后,看到国文考了第一名,英文考了满分,立刻兴奋起来,找来钱钟书面谈,被他的成绩所折服,因此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如果你知道罗家伦当年的高考数学成绩,或许你就理解了他为什么录取钱钟书。罗家伦当年数学考了0分,但是作文是满分,破格被北大录取。碰到钱钟书似乎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又似是命中注定。


入校不久钱钟书的数学15分就在同学中间广为流传,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1935年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公费赴英国留学的机会。正因为才华横溢才显露出真性情的狂,有德识学养、才情胆略,更有精神风骨。

若以现在的考试制度论,充满才华的钱钟书或许可能会被清华埋没,但人生并不只有一条路不是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虽然可能会改写,但也许会成就另一番辉煌。

上一篇: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历届中考都会出现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