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育学报

高职数学文化培育的基本原则及实践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大国工匠的时代需求。高职院校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工匠技能,致使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问题备受教师的关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的数学文化,在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提高其在文化教育中的融合度。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两种含义。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数学文化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1]。数学文化是一种世界的、历史的、思维的、高度抽象的应用文化。数学知识主要是指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公理、法则等,它们以能够看得见的物质形式表现数学,而数学文化则以隐性的方式反映数学。一个人将来对于学过的数学知识也许会遗忘,但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严格的思维训练,所领悟到的数学的思想精神都会随时随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潜意识地指导着人的行为活动。

二、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育人性原则。数学文化是大多数高职学生发展的主观需求,也是学生文明养成的有效途径,更是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所需要的职业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教师应根据学校实际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精心分析现行高职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制定出数学文化教学目标,在课程培养方案、教案、课堂教学等环节深入研究[2]。不仅要传授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应深入挖掘数学课程的文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积极的人文气质、求真而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大胆而创新的开拓精神,不断内化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从而提高数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和精神品位,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融入性原则。融入性是指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将数学文化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实现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课程内容和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选定数学文化教学的“契合点”,准确选择现阶段学生认知程度可接受、可理解、可吸引学生,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数学文化元素”。例如可以通过大量选取高职学生乐于接受的数学家趣闻轶事或通俗易懂的数学史,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数学文化元素”融入到数学知识的传授中,润物无声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融入数学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观念等,让学生更加彻底地了解数学,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传承性原则。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科学的瑰宝。数学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根据古籍记载、考古发现以及传说推测,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中华民族古老的土地上就有了数学的萌芽,例如这一时期“结绳记事”的数学方法,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实践劳动中的智慧结晶,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学习和研究中国数学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数学文化,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中国数学文化生生不息得以代代传承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中华名族传统文化在世界的竞争力。

三、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通过日常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日常数学教学是使学生系统接受数学知识的一个完整教育体系,在课程介绍、概念引入、原理使用、案例分析、思维训练等环节都可融入数学文化,全方位发挥数学文化教育的最大效用。针对这些内容首先寻找合适的契合点,例如选定课程介绍为契合点,可以引入该门课程的创始人故事或发展史。再比如选定高等数学极限概念为契合点,可以引入我国历史悠久的极限思想,战国时期庄周论著《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的木杖,每天取其一半,永远取不完。同时这也蕴含着辩证的哲学思想,有限的物体却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有限之中有无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高等数学课程中有反函数的典型概念,有逆定理的反向命题,有微积分的互逆运算,有反证法的证明方法等,这些都给出了逆向思维的方式,逆向思维的学习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上一篇: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
下一篇:没有了

Top